那怎样才能把公司对公账户里面的钱变成我自己的钱呢?相信很多正在创业或者创过业的小伙伴都有过这个疑问!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整理一下,公对私转账,合法合规的多种情况!
一,发放工资,给员工个人账户转账的情况。
这是最正常的一种情况,只要履行了个税的代扣代缴义务,就可以每月一次向员工个人账户转账了。
二,给员工报销差旅费用或者提前转账给员工做备用金。
这种情况可以先从对公账户上向员工个人账户中转账一笔费用,作为该员工出差的备用金,出差回来后实报实销,多退少补。
三,支付劳务报酬给个人的情况。
例如公司请了一个授课老师来做培训,授课费为10万元,提前扣除和缴纳个人所得税后,就可以从公司对公账户中向该老师的个人账户中转账10万元了。
四,向个人经营者采购,能拿到税务局代开发票的情况。
例如公司向个人采购一批物品,金额10万元,取得了自然人在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,就可以通过对公账户把这10万元的货款转入自然人的个人账户中。
五,归还个人借款的情况。
例如公司在创业初期向个人借款10万元,后来公司有钱了,可以直接把这10万元转回给个人。
六,支付个人赔偿金的情况。
例如公司违反劳动法,无理由辞退某员工,后来这个员工申请劳动仲裁,获赔2万元,公司可以直接从对公账户中向该员工个人账户中转账2万元。
七,个人独资企业利润分配。
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向企业负责人个人账户中转账。
八,合伙企业分红的情况。
扣除企业所得税后,个人所得税后向公司各大股东的个人账户中转账。
以上就是我国目前政策下,公对私转账合法合规的几种情况。
特别提醒,2020年起,10万元以上的转账将重点监控,批发零售、房地产销售、建筑、汽车销售行业属于重点行业,微信、支付宝、私人账户等形式的收款都将会受到监控,所以,请大家以后公对私转账时务必更谨慎一些,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