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全能型的全栈工程师,创业这么多年,至少主导研发了几十款产品。对于这些初创型产品,我一般采用简单粗暴的快速成型法,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出产品,推向市场进行试错,再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完善产品。
这个方法是我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,只有以下4个步骤:
步骤1:构思好产品的核心功能点。从项目点子下手,把真实的需求,核心的功能点以及项目创新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。
步骤2: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清楚产品的功能结构和运营体系。可以组织身边的同事一起头脑风暴,灵感碰撞。
步骤3:竞品分析。通过分析现有的竞品,可以快速熟悉产品的业务逻辑和交互,以及现有竞品的优缺点。如果找不到竞品参考,或者竞品缺乏创新,可以去素马设计,凡科网,墨刀,站酷等平台参考。
步骤4:选择合适的工具快速输出原型图。这一步很重要,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,并且包含丰富的页面模板和控件模板的原型工具。
例如Axure,墨刀,码前。Axure相对来说学习成本高一些;墨刀和码前的学习成本低一些,一般几个小时就能学会,建议初学者选墨刀或码前,我目前也是用的这两个。
PS:码前创新性推出的一站式需求梳理-->产品原型-->UI设计的自动化工作流程确实非常不错,但目前相对于墨刀来说现成的模板库还是太少了,如果现成的模板更多一些,那基本就没墨刀什么事了。
我经常一个人从0到1输出一个创新型的项目,比如我自己的这个博客项目,所有环节的工作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,前前后后大概花了3天左右的时间就搞定了。
我能如此快速的把一个想法落地成可运营的项目,在输出产品原型的时候,用的就是这个简单粗暴的快速成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