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好昨天晚上和一个之前的同事聊天,让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在知乎写的一个回答,其中有一段内容刚好能回答这个问题。
以下是我当时在知乎写的回答:主要观点就是我们这些县城人民也想有个条件好一点的家。
因为房子不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,它是你的家,是你享受周边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的必需品。
我,95年的,农村娃,程序员,2015年刚实习时工资4000元,老家湖南耒阳。棚改政策发布以后,虽然我知道房价大概率会涨,但是根本赶不上2015到2018年这波房价上涨。因为当时刚工作没积蓄,家里也没钱,别说在一二线城市上车了,就连在老家县城买房的首付我都拿不出来。现在一二线城市房价涨成这样,就更不要想了。
但是我今年5月份在老家县城4300元一平方上车了。原因很简单,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。
1:我想给家人一个条件好一些的家,给孩子一个好一些的教育环境。但是我买不起一二线城市,而老家县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了。
2:回不去的农村。农村现在空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,如果我选择在农村建房,我很有可能连老婆都娶不到,别不承认,这是事实。
一方面大多数农村没有产业,靠种地或养殖根本养不活一家人,所以就算你在农村建了别墅,你一年也住不上几天,要么去县城工作,要么去外地工作,别墅无非就是面子上好看一点,拿大几十万打造一个面子工程,值吗?
另一方面,农村的生活条件,医疗条件,教育条件,生活配套设施都不允许我回去。
3:县城虽小,却是故乡。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我都是那么的熟悉,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,有我青春的过往,以后还会有我年老的脚步。
这里有我爱吃的美食,刻在骨子里的方言,有我熟悉的亲朋好友,人情世故。在这个城市,至少我不会被当成外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