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想自己创业这三年多时间踩过的坑,真的很心酸。同时也感叹为什么没有人提前告知我一下要注意这些坑!
不管怎样,踩都踩了,现在后悔也没啥用了。想了一下,决定还是用文章的形式分享记录一下,希望能帮到正在创业或者以后想创业的你。
一,小心被传统行业出身的老板坑。
做传统行业出身的老板,更看重资源和渠道。对IT的看法就是变魔术,有任何项目或技术上的问题,就一句话“你是CTO,你得搞定”。要人手没有,要资源也没有。
这是我初次创业的真实经历,遇到一个完全不懂互联网的老板,合伙做事,简直就是灾难。
二,小心被所谓的投资人坑。
1: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,本来他们的公司已经拿到A轮,正准备融下一轮。这个时候有一位投资人找到他们说,我看好你们这个项目,准备投你们xxx万,以我个人的名义。
结果投资人的钱由于资本寒冬的来临没有募集齐,该同学所在的公司本来可以拿到xxx万B轮融资生生的被投资人给搞黄了。
这个世界上,有钱的人很多,投资人一样很多,看准投资人真的很重要。
2:还记得“泡否”情趣用品创始人马佳佳在接到“投资人”的电话时,说过一句话:“我为什么要和你们出去聊?每天被你们这些投资人拉出去聊天,我们都没有时间做事了”。
3:最好的投资协议是在合同中写明,资金到位的具体时间,而且不能中途撤资。如果投资人不同意,可以找下一个投资人,这个世界不缺有钱人。
三,小心被自己信任的员工坑。
记得公司一个员工出了交通意外,由于公司人事没有主动收集资料,导致没有在30天内成功上报工伤理赔。后来该员工没有得到工伤理赔,一气之下把公司给告了,要公司支付工伤费用。你说坑不坑?
我们虽然是创业公司,就算再没钱,每个月也会老老实实的为每一个员工交纳社保五险。而且我清楚的记得,得知该员工出意外的时候,我立马询问了人事是否算工伤?人事回答我应该算工伤。我说那就按流程申报工伤,(这一段话有聊天记录为证)。
谁知道两个月以后,人事告知我没有为该员工申报工伤,现在该员工要以个人名义去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。。。以个人名义去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,意味着最终需要由公司支付这笔工伤费用。
按照伤残认定,公司需要支付17个月的薪资作为工伤赔偿给该员工,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,这是一笔很大的钱,我们一度拿不出这么多钱。。。
这是我的真实创业案例,一个被人事坑到死的创业经验,希望各位引以为戒,不要走我的后路。
其实创业这三年多的时间里,我踩过很多坑,但是这三个坑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。后续有时间我会再写一篇采坑指南,把我曾经被坑的经历都记录下来,希望你们看完后不要觉得我是一个大笨蛋就好。
醉了,困了,2021年7月1号晚凌晨4点记,大家晚安。